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速递】《教育学报》2023年第2期目录

教育学报 教育学报
2024-09-24



目 次


实用型研究的非实用性——托马斯·S·波普科维茨谈当代教育研究中的普遍主义与比较主义

董斐然 托马斯·S·波普科维茨(3)

教育研究的范式创新:形成性介入的理论基础、实践策略与方法论意义

魏 戈(16)



超越技术素养的公民品格建构——国际数字公民教育经验及其对我国德育变革的启示

林 可(29)

为学与成人之道:论学习意志的生成及其教学实现

程 力(44)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价值意蕴、现实阻隔及路径优化

石连海 李护君(57)

文化分析: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的新方法

刘 惠(70)



智慧课堂真的提升学习成效了吗——基于国内外48项实证研究的元分析

钟志勇 何文滢(83)

在线学习对特殊学生有效吗——基于近二十年实验与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

李 欢 邓 莉(99)



指向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的教师轮岗——基于组织学习的视角

张 爽(114)

教师交流轮岗效果及其实现机制——基于三种流动路径的实证分析

张 佳  叶菊艳 王健慧(129)

新教师需求视角下的好园长:组织领袖、家庭成员、家族长辈

郭 绒  左志宏 汪甜甜(144)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理论视野下上海市幼儿园教师质量调查研究

底会娟  李召存 姜 勇(158)



晚清下层士子对书院改制的认知与反应——基于《退想斋日记》的微观考察

郭三娟 陈 浩(176)

以教育观察中国——廖泰初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赵亚川(188)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篇名论

张珍珍 刘长宽(201)



  摘 要   



实用型研究的非实用性——托马斯·S·波普科维茨谈当代教育研究中的普遍主义与比较主义

董斐然  托马斯·S·波普科维茨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 教育学院,麦迪逊,美国,53706)

    摘 要:在《实用型研究的非实用性:当代科学变革史》中,波普科维茨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所谓的“实用型研究”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成为教育科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核心范式。所谓“实用的”知识似乎成为了各种社会弊病的万灵药,它超越了文化边界和认识论差异成为全球知识共同体的最新共识和共通情感。在这篇访谈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作为一种普遍推崇的“实用型研究”和它的发生机制、文化历史动力以及“理性系统”,意图揭示旨在推动人类普遍福祉的当代教育科学如何被它自身的比较主义所限制,以及此悖论如何帮助我们理解碎片化知识和“后真相”时代中的知识/权力运行机制。

    关键词:实用型研究;非实用性;普遍主义;比较主义;知识/权力;教育科学;理性系统


教育研究的范式创新:

形成性介入的理论基础、实践策略与方法论意义

魏 戈

(首都师范大学 初等教育学院,北京 100037)

摘 要:致力于变革的形成性介入方法尝试超越教育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的二分。源于苏俄文化历史学派的传统,以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和拓展性学习理论作为学理基础,形成性介入的实践策略体现为变革实验室中的九个介入元素和六个介入环节。以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发展项目为例,形成性介入的方法引导研究者与实践者在介入过程中共同讨论、检验、实施与反思,在研究者与实践者协同的拓展性学习活动中,重构了大学青年教师对教学的认识并开发了提高教学效能的有效工具。形成性介入之于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在于,从数据到行动、从经验到理论、从个体到集体的转型,进而通过实践的改变、概念的形成以及参与者主体性的创生,直指理论性抽象的变革潜力,成为教育研究的一种范式创新。

关键词:形成性介入;方法论;文化—历史活动理论;拓展性学习;变革实验室


超越技术素养的公民品格建构

——国际数字公民教育经验及其对我国德育变革的启示

林 可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北京 100875)

摘 要:通过分析联合国、欧盟和部分发达国家近十年相关文献,发现国际社会对数字素养的关注呈现出从重视“技术素养”到提倡“公民素养”的趋势,强调数字化生存、交往、礼仪、道德、伦理、法规、权责等素养的重要性,由此催生一种新教育模式——数字公民教育。借鉴其理论体系、政策指引、课程教学与社会服务等经验有望为我国数字时代的德育变革提供创新思路,建议引入“联通主义”视角,开启跨学科研究范式;开发专业配套资源,提供支持型政策文本;采取“超越保护主义”立场,探索参与式课程教学;鼓励多主体共育模式,激活全方位社会服务。数字时代德育的核心任务是培育合格的数字公民,帮助青少年实现“虚拟—现实”生命状态的动态平衡、“线上—线下”生活方式的有机融合,自主建构知情、安全、健康、自律、尊重、包容、积极、负责的数字公民品格。

关键词:数字素养;数字公民身份;数字公民教育;公民品格;互联网+德育


为学与成人之道:论学习意志的生成及其教学实现

程 力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武汉 430079)

摘 要:学习意志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持续性精神动力和理性实践倾向。它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同时具有目标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等特征。设计有意义的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意向性目标,是生成学习意志的前提;价值澄清、目标追寻和理性实践是学习意志的过程;而超越自我与实现自我则是学习意志的归属。当前我国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符号认知过程,漠视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意志及其对个体精神发育与品格养成的重要价值。为此,教学需要确立学习的意志过程取向,构建基于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多维学习观;将意志力纳入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在学科教学中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营造问题驱动式课堂教学,提供生发学习意志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学习意志;个体成人;学习目标;意志力;立德树人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价值意蕴、现实阻隔及路径优化

石连海1  李护君2

(1.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北京 102627;2.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广西桂林 541000)

摘 要:教育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人的现代化为原点和归宿,包括器物、制度、观念等全方面的现代化,其价值意蕴在于推动共同富裕、加快技术革新、释放人才红利等。我国处于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困境,主要表现为现代技术异化的裹挟、优质资源供需的矛盾、公平与质量协同的困顿及教育生态系统的失衡。为破解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难题,寻求发展的最优路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优化资源配置的路径选择,践行公平与质量协同的发展目标,同时重塑协调共生的教育生态,突破原有的发展桎梏。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共同富裕;教育生态


文化分析: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的新方法

刘 惠

(北京体育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084)

摘 要:作为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的一种新方法,文化分析可以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理解方式,生产出“当下教育政策执行为什么如此呈现”的新知识。作为一种方法,文化分析隐含着以诠释主义为哲学方法论,以“行动者部分自主”为一般科学方法论以及以“作为文本的教育政策”为具体科学方法论的方法论体系。其尝试解决的问题涵盖走向“前台”的文化因素如何描述的问题、文化的作用机制问题,以及文化如何缓解教育政策执行困境的问题。作为一种方法,文化分析常常以案例研究为基础,综合观察、深描、访谈、解释等多种方法。这些具体的方法常单独见于以往的教育政策执行研究中,但强调以组合的方式出现,道出了文化分析作为一种新方法的精髓。

关键词:文化分析;教育政策执行;研究方法;诠释主义


智慧课堂真的提升学习成效了吗

——基于国内外48项实证研究的元分析

钟志勇 何文滢

(中央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

摘 要:智慧课堂作为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重要教学手段,其是否真正提高了学生学习成效成为了各界关注与重视的话题,众多学者为此开展了大量实证研究,结论却不甚相同,引起了广泛争议。通过采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相关主题的48项实验或准实验研究进行量化分析,从更宏观的视角探明了智慧课堂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由整体来看,智慧课堂对学生学习成效存在中等偏上的促进作用;由调节变量来看,智慧课堂的学习作用效果受不同学段、知识类型、教学周期、班级规模、设备条件的影响,不受学科、教学策略和评测工具的调节作用。具体而言,智慧课堂可成为大班教学、短期课程、实验操作类课程的适配搭档,但应用过程中还需谨防技术与设备的滥用。

关键词:智慧课堂;学习成效;元分析


在线学习对特殊学生有效吗

——基于近二十年实验与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

李 欢 邓 莉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摘 要:新冠疫情时期,在线学习成为全球各国的教育新常态。然而,在线学习是否同样适合特殊学生还尚存争议。采用元分析方法,对近二十年来国内外特殊教育领域的在线学习实验研究和准实验研究进行梳理分析,探究特殊学生在线学习的效果。元分析结果表明:特殊学生在线学习整体上呈中度有效性;特殊学生的智力水平、障碍类型、学习内容均对其在线学习效果有调节作用;教学方式对认知正常的特殊学生在线学习效果有调节作用,对认知障碍的特殊学生在线学习效果无调节作用。最后,结合元分析结果,提出了改进特殊学生在线学习相关研究和实践的建议与启示。

关键词:在线学习;特殊学生;特殊教育;学习效果;元分析


指向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的教师轮岗

——基于组织学习的视角

张 爽

(首都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037)

摘 要: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教师轮岗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和核心价值诉求已经发生变化,“补偿”取向下目标与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错位,“公共善”与“个体善”的非平衡态使得教师轮岗行为功利化,主要行动者是个体而非组织影响了轮岗教师的作用发挥和可持续发展。从组织学习视角分析教师交流轮岗,其根本目的是一种价值立场的转换,即从关注教师的基本属性,并将之作为教育资源而关注其配置情况,转换为关注教师在轮岗后作用的发挥、个体的专业发展、团队总体育人水平、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等多个层面的表现,后者更趋近于交流轮岗的“初心”。因此,教师轮岗涉及个体、团队、组织和跨组织多个层面的互动和知识转换,在个体层面,要谋求“公共善”与“个体善”的动态平衡;在团队层面,要通过小组学习形成共享认知和情感联结;在组织层面,从动态交流中实现整体优化;在跨组织层面,指向生态优化的公共教育体系重构。

关键词:教师轮岗;资源配置;组织学习;公共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


教师交流轮岗效果及其实现机制

——基于三种流动路径的实证分析

张 佳1  叶菊艳2 王健慧3

(1.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杭州 310058;2.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3.清华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

摘 要:以全国范围内5 238位教师及其中的909位交流轮岗教师为样本,考察向下流动、向上流动、同级流动三种不同轮岗的效果及其实现机制。结果表明,向下流动教师带动了流入校教师集体教学效能的发展,向上流动和同级流动教师的个体效能亦得到了增长,且前者的提升显著高于后者。三类教师对轮岗效果的自我报告均显著高于流入校教师的评价。轮岗教师对其在流入校的工作较为满意,其中同级流动教师的满意度显著低于向上和向下流动教师。向下流动教师的轮岗意愿通过轮岗教师在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上的工作参与,间接促进流入校教师集体效能提升;直接且通过这两方面的工作参与和工作适应间接促进其工作满意度。向上流动教师的轮岗意愿直接且通过其在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上的工作参与间接提升其教学效能;直接且通过其在学校发展上的工作参与,间接提升其工作满意度。同级流动的教师直接且通过其在学校发展上的工作参与和工作适应间接提升其教学效能及工作满意度。

关键词:教师轮岗;政策实施;轮岗意愿;工作适应;工作参与;教学效能;工作满意度


新教师需求视角下的好园长:组织领袖、家庭成员、家族长辈

郭绒1  左志宏2  汪甜甜3

(1.杭州师范大学 经亨颐教育学院,杭州 311121;2.华东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系,上海 2000623.首都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北京 100048

摘 要:新教师需求视角下的好园长不仅呈现了一种理想园长形象,更折射出新教师的深层次需求。基于生存—关系—成长需求理论并依托扎尔特曼隐喻抽取技术,在访谈10名幼儿园新教师基础上,抽取30个共识构念并据此绘成新教师需求视角下的好园长形象共识地图,以揭示一种理想的园长形象样态,并挖掘新教师的深层需求。研究发现:新教师需求视角下的好园长呈现出“组织领袖”、“家庭成员”和“家族长辈”三重形象,蕴含着新教师对园长管理才能、人格魅力和团队建设能力的期待,折射出新教师对“工作胜任”、“关系和谐”和“自我进步”的三大需求。这一形象不仅体现了根植于儒家文化的“家长式领导”特征以及新教师对幼儿园作为“家”的期待;更为理解教师需求与园长形象的意义关联,推动教师成长与园长素质的良性互动,促进教师与园长的共生发展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好园长;园长形象;新教师;教师需求;扎尔特曼隐喻抽取技术;质性研究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理论视野下上海市幼儿园教师质量调查研究

底会娟 李召存2  姜勇

(1.河北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系,石家庄 050024;2.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分中心,上海 200062

摘 要:幼儿园教师质量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基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视角编制幼儿园教师质量测评工具,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上海市7个行政区的1 768名幼儿园教师质量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幼儿园教师质量由生存之基、专业之智、文化之品、自由之性和信仰之情5个维度构成。(2)幼儿园教师质量中等偏上(M=3.08)。其中,专业之智(M=3.22)、生存之基(M=3.16)、信仰之情(M=3.05)得分较高,自由之性(M=2.80)、文化之品(M=2.84)得分较低。(3)总体上,随教龄增长、职称晋升、职务提高,幼儿园教师质量逐渐提升;研究生学历教师除专业之智维度外,得分均排名第1;中专学历教师专业之智维度上排名第1;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得分显著高于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优秀绩效组教师得分显著高于普通绩效组。(4)整体来看,主城区与郊区幼儿园教师质量无显著差异,但在文化之品维度上,城区教师显著高于郊区教师;公办园与民办园教师质量差异不显著;示范园教师质量显著优于一级园,一级园又显著优于二级园。(5)职称、年龄、绩效、区域对幼儿园教师质量的某一个或两个维度有显著影响,但只有职务对教师质量的所有5个维度都产生了正向显著影响,可见,承担职务有助于提升幼儿园教师的质量水平。

关键词:文化存在论教育学;幼儿园教师;教师质量;教师评价


晚清下层士子对书院改制的认知与反应

——基于《退想斋日记》的微观考察

郭三娟1  陈浩2

(1.山西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太原 030006;2.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摘 要:晚清山西士子刘大鹏的日记记录了书院改制前后一个下层士子的观察和体验。书院改制之前,刘大鹏经历了由书院求学者向书院管理者的身份转化,他在认可书院教育价值的同时,也十分敏感地意识到晚清书院滋生的诸多问题,如治学风气的败坏、膏奖制度的流弊、师生关系的畸变等。书院改制初期,刘氏的主要反应是:对裁减膏奖的强烈抗议,对引进西学的矛盾心态,对人才理念更新的漠视。书院制度转向学堂制度之时,刘氏又表现出明显的不适与不满:担忧书院改制后的“士子失业”,批判书院改制的“名实不副”,指责书院改制中的“与民争利”,指出书院改制可能带来的伦理危机与统治危机。这些历史意见并不完全出自个人利益的考量,同时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下层士子对家国命运的担忧。

关键词:书院改制;书院;学堂;下层士子;清末教育变革


以教育观察中国

——廖泰初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赵亚川

(西南财经大学 社会发展研究院,成都 611130)

摘 要:廖泰初以人类学功能学派为理论指导,以社区研究为主要方法,展开对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教育的研究。他试图以教育为中心,进而关注与此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等一系列问题。他重视对文化做整体性认识和理解,始终将教育视为文化之一部,将教育视为一种社会功能,将教育制度视为互相勾连的社会制度之一。他强调历时与共时研究并重,既关注中国社会自身的文化传统,同时强调对当时社会现实状况进行彻底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以此为基础,找到中西文化的“互让点”,找寻中国教育的出路。廖泰初的教育理念,强调要立足原野,从民众现实需求出发,走温和的改良路线。

关键词:廖泰初;教育制度;社区研究;教育人类学;文化传统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篇名论

张珍珍1  刘长宽2

(1.河北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2.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北京 100026)

摘 要:1912年2月,承载蔡元培教育方针观的《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在沪宁杭等地报刊发表。百余年来,教材专著与文选全集呈现了该文的三个通行篇名。其中,“对于新教育之意见”由《申报》《民立报》《新闻报》等报纸版抽绎而来。“新教育意见”为1912年3月发行的《教育杂志》第3卷第11期贡献。“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的出现不早于1915年,与广被当代著述称引的1912年4月《东方杂志》第8卷第10期无关。报刊编者之规约、文章作者之重订、寻章引者之化用,促成百余年来《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通行篇名的应时之变。

关键词:蔡元培;陆费逵;杜威;《教育杂志》;《蔡元培全集》;《对于新教育之意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教育学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